
办公场所|防护指南
1
建立职工健康监测制度,每日对健康状况进行监测,如出现可疑症状(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胸闷、呼吸困难、乏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结膜炎、肌肉酸痛等)应及时就医。
2
做好人员体温监测,体温异常者,建议及时就医,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3
加强对来访人员监督管理,进行体温检测、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。
4
加强对办公区域等活动场所和物品的清洁消毒,适当增加电梯按钮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消毒频次,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。
5
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。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,定期清洗空调滤网,加强开窗通风换气。
6
保持环境卫生清洁,及时清理垃圾,做到“日产日清”。
7
注意个人卫生,及时进行手卫生,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、眼、鼻,打喷嚏、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。
8
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、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。口罩弄湿或弄脏后,及时更换。
PART.02
居家|防护指南
1
做好体温计、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。
2
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。
3
室内温度适宜时,尽量采用自然通风。空调使用前应进行清洗;开启前,先行打开门窗通风20 -30分钟。如可以,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。
4
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,预防性消毒为辅。及时清理室内垃圾。
5
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,勤晒衣被。
6
注意个人卫生,及时进行手卫生,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、眼、鼻,打喷嚏、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。
7
呼吸道疾病患者生病期间,尽量减少外出;如需外出,应正确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8
外出时,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。
9
要注意检查下水管道、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水封,缺水时及时补水。
PART.03
个人|防护指南
1
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,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可疑症状时,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。应接种疫苗,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。
2
适度运动,保证睡眠充足。
3
注意个人卫生,及时进行手卫生,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、眼、鼻,打喷嚏、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、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。
4
定期清洁工作和生活场所。
5
工作期间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、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。口罩弄湿或弄脏后,及时更换。
6
采取错时、错峰用餐。
7
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,尽量减少外出,如需外出,应正确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8
减少参加聚餐、聚会等活动。减少前往封闭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