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卢忠校友《文艺班:怀集一中的红玫瑰》
时光飞驰,日月如梭。母校怀集一中经风雨守初心,喜迎百十周年华诞。我最近问了一下周围,发现现在学校里已经很少有老师和同学知道,怀集一中当年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少年文艺团体——文艺班。教学前辈田子文老师在怀集一中100周年活动时曾深情地说过:“文艺班是怀集一中的一支红玫瑰,是独一无二的红玫瑰”。 我当年有幸成为怀集一中文艺班的一员,经历并见证了文艺班弦歌不辍和励志笃行的文艺青春激情岁月。文艺班的教学实践,践行了“传承赤足精神,打造励志教育”的理念,探索了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路子。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发展蓝图下,为继承优良传统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。 回溯至上世纪70年代,在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文艺方针的春风吹拂下,1975年9月,怀集一中文艺班在初一级成立,她宛如一支菁菁小花悄然发芽、成长。她自诞生起,便备受瞩目,怀集县政府高度重视,抽调了原县文工团副团长谭龙沛,担任文艺指导老师,常驻文艺班。怀集一中选派有高度责任感及丰富教学经验,并有在部队文艺宣传队工作经历的田子文老师担任班主任,还有文艺女青年杨佩贞为班老师。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推荐,全县范围内50多名有艺术梦想和一定文艺基础的初一少年,汇聚在怀集一中的校园,在文艺班开启了他们逐梦艺术及学习成长之旅。 文艺班成立后,县政府克服资金紧张困难,拨款购置了一大批在当时相当品质的音乐器材,有一把把小提琴、二胡、一架架大提琴,还有手风琴、小号、扬琴等等,拉出来了当时堪称“乐器配置豪华版”的少年文艺团体。按照同学们各自特长,分别安排到演唱组与器乐组。每天清晨5点多,熹微的晨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,文艺班同学就已经回到教室,在一中大门附近北侧的文艺班,便充满了练功练琴浓厚的氛围,同学们练习歌唱的清脆嗓音与弹奏乐器的灵动音符交织在一起、此起彼伏,奏响了一曲曲青春之歌。直至早上7点,训练才暂告一段落。赶紧吃过简单的早餐,大家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日常课程的学习中。下午第二节课后,排练的号角再次吹响,日复一日,从未间断。在三位老师的专业教导、悉心关怀下,同学们从最基础的乐谱知识起步,逐渐熟练掌握弹奏乐器的技巧,学会用优美的舞蹈表达情感。为了让同学们拓宽视野,提升表演水平,每当县文工团有彩排活动,总会安排大家前往现场观摩。每周,县文工团的老师都会如期来到文艺班,舞蹈老师会拉着我们的手,耐心地纠正每一个站姿与舞步。音乐老师坐在乐器前,灵动的音符从他的指尖流淌而出,引导孩子们学拉学弹。让羞涩内向的我们,开始自信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,让唱歌跑调的我们,开始能用悦耳的声音歌唱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们逐步走向各种演出舞台及聚光灯下。记得初中二年级的那个暑假,阳光炽热得仿佛要将大地点燃,挡不住同学们奔赴乡村演出的热情。大家背着相对我们显得比较重的道具和乐器等,踏上了前往永固、蓝中、凤岗、甘洒、洽水、汶塘等公社及乡村的巡回演出路程。乡间道路崎岖蜿蜒,有时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演出的乡村,我们也从不曾有过一句怨言。在乡村,同学们不但认真完成每一场演出,还热心地为当地小学的学生辅导文艺知识。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们纯真的心田。 ▲演出照片 此后,每逢县里举办重大活动,文艺班总是积极响应、踊跃参与。在县城电影院门前,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,为怀城镇市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,丰富了县城的文化生活,成为了当年怀城镇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。节目形式丰富多样,有扣人心弦的小品、婉转动听的独唱、气势磅礴的合唱、婀娜多姿的舞蹈等,所到之处,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,有时观看演出的观众多达几百人,现场气氛非常热烈。1977年,文艺班的12位同学代表怀集县赴肇庆市参加全市青少年文艺汇演,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,取得了优异成绩,受到嘉奖,为怀集一中争得了荣誉。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,怀集一中非常重视文艺班教育和管理,一方面大力加强文艺班的思想政治教育,将品德修养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;另一方面,狠抓文化课教学,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。文艺班的风气焕然一新,学生们品行端正,学风浓郁,对待学习认真执着,每个人都积极投身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,班中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。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,文艺班的同学们也总是奋勇争先,无论是校园文化节的精彩表演,还是学科竞赛的激烈角逐,他们都以卓越的表现展现出文艺班的独特风采,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上,成为当时怀集一中的典范。文艺班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中持续名列前茅,在1978年高中考试中,文艺班同学成绩包揽了总分前五名。当年肇庆中学恢复全市招生,第一年录取的怀集县的10位学生中,其中有4位是文艺班同学。分别是卢忠、陈建峰、高亮、饶静。 走出校园步入社会,文艺班的同学们更像是一颗颗璀璨星星,在不同领域绽放光芒。有的凭借卓越才能与不懈努力,走上管理岗位,以智慧与担当引领团队奋进;还有的钟情教育,在教坛上默默耕耘,用知识与爱心培育未来栋梁。有同学选择远渡重洋,在国外深造发展,融入国际舞台;也有些同学不甘平凡,踏上艰苦创业之路,克服资金短缺、市场竞争等困难,在商海中站稳脚跟,取得成绩。无论身处何方,从事何种工作,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、默默奉献。以双手为笔,以汗水为墨,在平凡中坚守初心,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。 李天枝担任过家乡小学校长,高亮担任过怀集县法院副院长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专委,严标文担任过怀集一中校长、怀城镇委书记、怀集县教育局局长、深圳地质局局级领导干部,方剑辉担任过怀集邮政局工会副主席,饶静肇庆一中高级教师,孔小玲韶关学院中文系教授,梁卓棠香港粤海公司投资总经理,陈建峰美国谷歌公司总部高级程序设计师,颜威佛山企业总经理,李凤林南海企业公司总经理,黎扬华担任过中国工商银行肇庆分行信贷管理部经理,关爱珍深圳市福田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、工会主席、党支部书记,张爱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护士长,莫红雅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业务骨干,陈少原深圳市笋岗学校教师,马小明深圳市装饰公司总经理,钟卫东佛山市专业银行经理,卢忠担任过肇庆市药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等等。可谓数众名多难尽录,星光熠熠韵悠长。 文艺班的同学们情谊随着时间推移,愈发深厚,往来也更加密切。每年都会围绕不同主题组织聚会。对母校更是怀着一份难以言喻的眷恋与感恩。在母校迎来百年校庆的盛大时刻,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相聚校园。看望尊敬的田子文老师。为了表达对母校的美好祝愿,同学们特意在北京精心挑选了两个景泰蓝花瓶赠予母校。寓意着文艺与文化的交融共生,也寄托着大家对母校平安顺遂、幸福发展的诚挚期许。目前该纪念品在怀集一中校史馆展示。 ▲师生合影▲文艺班毕业合影
▲初中时师生合影
▲刻苦练习
▲在肇庆市参加全市青少年文艺汇演后合影
▲高中毕业合影
▲同学相聚
▲同学相聚
▲同学们捐赠给母校的景泰蓝花瓶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