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
当前位置: 教育
当年全国首家!怀集这里,建了一家特殊的“银行”
2025-09-30 17:28:19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图片

怀集一中110年发展巡礼之十五


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

在百年老校怀集一中,

这句古训通过“校园诚信银行”,

成为莘莘学子的日常践行。

“校园诚信银行”

究竟是怎样的存在,

能让人深深认可?


说起这所独特的“银行”,故事要从2014年的一则报道讲起。当年3月20日,人民网曾聚焦此事:昨日,肇庆怀集县一中出现了一家特殊的“银行”,它存取的不是金钱,而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诚信,因为这是一家“校园诚信银行”。该校2000多名学生签订了“诚信承诺书”,在“校园诚信银行”里正式开户。怀集一中的特色诚信教育就此开篇了。



3.png
Part 01
初衷:无形诚信变有形档案




2014年,在肇庆市金融部门与怀集县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,怀集一中创建全国首家实体“校园诚信银行”。“它是全国首家集金融知识宣传、诚信文化教育、学生实践参与、创新德育管理的实体模拟银行。”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校以“校园诚信银行”为依托,创新德育模式,给学生传授金融知识,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,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信用素养,让诚信美德深入人心。

3.jpg

走进“校园诚信银行”,映入眼帘的是图文并茂“诚信”内容的公益广告,让人耳目一新。记者了解到,“诚信银行”的存单是一份学生诚信成长档案,记录着学生学习、纪律和生活等方面的诚信行为。以模拟银行的储蓄方式,原始积分“存款”为100万“诚信币”,实行守信加分、失信扣分的原则依次累计。

4.png

此外,每个月各班级会在教室宣传栏张贴公布校园诚信银行的对账明细表,按照积分的数量评选出10名本班“诚信明星”参评年级“诚信明星”。学校在每个学期末择优选出200名“诚信明星”,奖励100万“诚信币”,并作为学校评选三好学生等奖励的重要依据。如有学生的诚信积分低于60分,即视为“破产者”,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约见家长,形成家校教育合力,帮助学生提高诚信度。

6.JPG


Part 02
探索:兑换“诚信币”养高尚品德




“校园诚信银行”流通“诚信币”,它们跟钞票一般大小,图案是孔子画像,面额分别为1万、5万和20万。学生可以用“诚信币”兑换由怀集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钢笔、书籍等学习、生活用品,而“诚信币”的多少,全凭日常言行积累。

 5.png

3.png

以“校园诚信银行”积分较高的“储户”为例,有的同学通过主动打扫校园的公共卫生,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,攒下400万“诚信币”;也有的同学因经常参加以“诚信”为主题的校内外演讲比赛,多次评为学校三好学生,被评为“校园诚信之星”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“凭着这些‘诚信币’,我们可以在校园诚信银行兑换多种学习和生活用品。”同学们拿到兑换礼品后纷纷表示,“诚信币”可以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快乐,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,还能培养诚信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。



图片
图片

据统计,自“校园诚信银行”创立以来,已有8816人次被评为班级“诚信明星”,1668人次被评为学校“诚信明星”,诚信币”成为褒奖良好诚信品德的生动载体。

20.jpg10-5(可不放).jpg


Part 03
收获:从校园到社会的诚信传递




如今的“校园诚信银行”,早已从单一的积分管理升级为立体的德育常态。学校以它为核心,联动道德讲堂、星光公益读书会等平台,开展诚信主题班会、格言宣传、金融知识竞赛、诚信演讲等系列活动,每学期至少2次诚信专题讨论,考前还会进行全校性“诚信考试”教育,让诚信理念潜移默化融入成长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“有一次,我在操场上捡到了20块钱,本想自己留下,但路过“校园诚信银行”,它好像在提醒我要经受住考验,于是我就去办公室把钱交给了老师,老师表扬了我,失主领回钱后也对我说谢谢。”梁同学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,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“诚信明星”。


这种被“诚信”氛围滋养的自觉,在校园里随处可见。学校通过“教育一个学生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整个社会”的传导效应,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,收获了丰硕成果。2016年,学校被评为广东省、肇庆市“诚信文化教育共建单位”,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,202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《初中“校园诚信银行”德育模式研究》的科研成果,荣获第八届肇庆市教育科研成果“一等奖”,人民网、中国文明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宣传“校园诚信银行”活动,使诚信在社会蔚然成风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4.png18(截图).png

在这所百年名校里,

“诚信银行”超越“模拟机构”的意义,

成为培育品德的“孵化器”。

争当“诚信明星”成为校园新风尚,

诚信成了最坚实的成长底色,

从这里出发,走向更广天地。










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
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
记者:何丽玲

编审:聂环贞

校对:李昊

审核:陈友


点赞 已有0人点赞
0
评论(0)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平台立场
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

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,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

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58-5526833,投稿邮箱:hjxcbwxg@163.com

Copyright @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顶部
x
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