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09 16:42:43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脚下沾着田埂的泥土,笔尖流淌着民生的温度,心中装着怀集的烟火,镜头定格着时代的印记。今天,我们迎来第26个中国记者节!我们把目光投向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,他们以融媒为刃,以坚守为甲,将全县高质量发展足迹,打磨成有温度、有力量、有深度的新闻作品,在融媒深耕的道路上书时代答卷。 今年6月17日,怀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。汹涌的洪水漫过街道,淹没了县城及部分乡镇,也冲进怀集县融媒体中心,器材被泡、办公区进水,宣传阵地面临严峻考验。危急时刻,中心领导班子带领全员开启“双线作战”,组织人员抢搬设备守护宣传阵地,安排记者深入一线取材,用镜头记录下抗洪救灾的感人瞬间。 那些日夜,记者扛着器材蹚着洪水,踩着泥浆深入受灾区,直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、外援团队迅速支援、群众互帮互助的现场,采集各条战线奔赴抗洪救灾一线清淤复产、抢修水电路讯设施等画面,向广大群众传递灾情面前怀集坚守奋战,凝聚起全县共克时艰的信心。 为确保信息及时传递,中心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值班制,采访部、新媒体部、专题部、总编室联合形成“采、编、发”闭环。即便在办公器材受损、网络信号时断时续的困境下,大家仍千方百计排除万难,用备用设备剪辑视频,借临时网络推送稿件,累计发布稿件1000余篇,总阅读量达2.8亿次,近百条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.5亿次。更在人员紧张时调配力量,10余次协助央视及省、市媒体采集素材,用融媒速度传递怀集力量。 如果说洪灾报道是融媒人的“应急答卷”,那么聚焦绿美怀集生态建设、全县高质量发展、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的宣传,则是他们用脚步丈量出的“民生长卷”。 今年是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,记者们走进乡镇街道、田间地头、企业车间,记录三年蝶变的乡村新貌,用镜头呈现产业发展的活力,见证乡亲们丰收的喜悦,捕捉手艺人指尖的文化传承,将乡村变化拍成“烟火气”的画面。 这份深耕坚守,换来的是传播成果。截至10月,“怀集发布”“怀集融媒”微信公众号、“看怀集”APP推送推文4100多篇,成为群众了解怀集、关注发展的重要窗口。 2026年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、对标新要求,持续深化融媒改革创新,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。在内容创新上,积极探索“媒体+N”融合模式,将新闻宣传与政务服务、文旅推广、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度结合。 同时,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,深入挖掘怀集在经济发展、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亮点成效,让更多人了解怀集、走进怀集。 站在新起点,新闻工作者初心不改、使命在肩,以脚步丈量大地、以笔墨记录变迁、以真情回应民声,继续讲好怀集故事,传播怀集好声音。值此记者节,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,送给这群追光、成为光的新闻工作者,愿他们在记录时代的道路上,深耕不辍,一往无前。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 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:何丽玲 编审:吴永红 校对:李昊 审核:陈友
没有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中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