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
当前位置: 社会
香姐姜醋糖水,怀集街坊22年的甜蜜记忆
2025-11-11 16:53:41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图片

图片

为进一步挖掘怀集的历史韵味,用生动笔触展现怀集的独特魅力,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“怀集故事”人文专栏,传播怀集声音,讲好怀集故事。

本期(之二十),香姐姜醋糖水。


“香姐,麻烦打包一份红豆香芋!”熟悉的问候随口传来,碗筷轻撞的脆响、食客间的欢声笑语与店内甜香美味交织,奏响老街温暖的乐章。


在怀集县城红光路,一间不大的糖水店,承载着22年的街坊情怀与甜蜜记忆。

微信图片_20251105121923.jpg

店主陈惠香——街坊们熟稔的“香姐”,最初推着小摊游走在县城的街头巷尾,后来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门店。



多年来,她在配方上反复摸索、不断创新,用最实在的匠心打动每一位食客。一双布满生活痕迹的手、一口熬煮过无数日夜的锅,让平凡的糖水有了岁月的温度,也沉淀了一段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暖心故事。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
二十二年前,年轻的香姐推着一辆小小的三轮车,穿梭在怀集老街的巷陌间售卖糖水。没有现成配方,她便凭着一股韧劲反复琢磨调试,用料足斤足两、味道纯粹地道,这份实在劲儿让她渐渐积累了大批回头客。

后来,摊位固定在县城原第一小学的后巷,每到放学时分,孩子们踮着脚尖、攥紧零钱排成长队的模样,成了老街鲜活的风景。而香姐那句温柔的叮嘱——“慢点喝,小心烫”,更像一缕暖阳,温暖了一代代怀集人的童年时光。


微信图片_20251105121948.jpg

2015年,香姐靠着多年走街串巷摆摊攒下的“第一桶金”,租下了专属的小门店,终于不用再受风吹日晒之苦。

图片



图片

李卓灵  摄

对美食有着极致追求的她,不愿局限于传统糖水的款式。为了让姜醋猪脚的口感更上一层楼,她一次次调整火候、把控时长,只为那一口香浓Q弹;为了吸引年轻顾客,她从零开始学习芋圆、雪耳莲子鹌鹑蛋等新潮甜品的做法。后来,她又顺势推出凉拌系列、无骨鸡爪、香辣萝卜牛杂、车仔面等特色小吃,让小店的风味愈发多元化。2016年开始,糖水铺彻底火了起来,香姐一家四口加上五名工人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,甜润的香气混着特色小吃的烟火气,顺着街道飘出老远。即便疫情来袭,生意变得清淡,香姐也没放弃这份坚持——每天凌晨,她依然准时出现在市场采购新鲜食材,回到店里用慢火细细熬煮,守住每一锅糖水的纯粹风味。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时至今日,香姐糖水铺依然人气爆棚,特别是每天午后,更是座无虚席、客流不断。

“姑姑常带我来,这儿的糖水款式超丰富,我最爱的椰子芋圆西米露味道一流,必须五星好评!”小朋友食客竖起大拇指点赞。钟女士则感慨道:“从香姐摆摊时我就光顾了,二十多年来生意一直红火,味道始终没变,还是我喜欢的老味道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51105121940.jpg

“阿姐,又从广州回来啦!还是老样子,姜醋猪脚加蛋,对吧?”糖水铺里,香姐一边麻利地舀起糖水装盘,一边熟稔地和熟客唠着家常,语气里满是亲切。

当记者问起22年坚守的心得,香姐先是爽朗大笑,直言不讳:“每天从早忙到晚,说不累是假的!”随即话锋一转,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:“一开始确实是想多赚点钱撑起家,后来慢慢就变成了‘做一行爱一行’。更没想到的是,这么多年有这么多街坊和老顾客一直支持我,这份坚持也就渐渐变成了放不下的情怀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51105121950.jpg

最早的一款糖水,价格从3元涨到6元,用料却依旧新鲜扎实。22年来,香姐硬是靠自己的勤奋坚守和摸索创新,把原本不起眼的糖水生意做得有声有色。

谈及未来,她眼里闪着光:“想把手艺传给儿女,让她们发扬光大,也让这份‘甜’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让怀集的街坊一直能喝到地道好糖水。”




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
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
记者:陈亦飘 彭达县

编审:李卓灵

校对:李昊

审核:陈友


点赞 已有0人点赞
0
评论(0)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平台立场
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

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,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

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58-5526833,投稿邮箱:hjxcbwxg@163.com

Copyright @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顶部
x
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