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18 18:01:35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日前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启幕。这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,以“圆梦未来”为主题,实现了湾区活力与中华文化魅力的深度交融。怀集县市民,特别是广大师生,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直播。开幕式的精彩呈现引发师生们的热烈讨论,大家分享的亲身经历与真切感悟,共同勾勒出怀集体育发展的生动图景。 “开幕式上的文体展演通过文化融合与科技创新,传递了大湾区的精神与魅力。尤其最后全体挥舞国旗齐唱时,现场掌声雷动,那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”怀集中学高三学生、女子足球队队长许慧玲难掩激动,她告诉记者,如今校园的体育资源越来越丰富,“塑胶跑道、标准化篮球场、乒乓球台一应俱全,每天放学后的体育社团时间,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,学校还定期举办运动会、班级联赛,运动已经成为课余生活的主旋律。” 来自怀集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攀岩运动员植奇威表示,他最关注的是攀岩项目,期待选手们在速度、难度和攀石项目上的对决精彩。“看到全运会的竞技场面,我训练的劲头更足了!”他分享道,正是体校里专业的训练器械和教练的科学指导,加上县里经常组织的各类青少年赛事,让自己的运动水平不断提升,“在这些比赛中,我不仅锻炼了能力,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 谈及体育强国建设在身边的体现,同学们纷纷打开话匣子。 “以前想运动只能去公园,现在家附近就有社区健身广场,周末和爸妈一起打羽毛球、健步走特别方便。” “学校开齐了体育课程,还有足球、武术等特色项目,大家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。” 朴实的话语中,满是对身边体育资源日益完善的真切感受。 “开幕式让我特别动容的是,三地运动员携手进场,共燃‘天海之冠’主火炬,点燃湾区共同荣光,这不仅是体育盛会,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,让人心潮澎湃!”怀集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拳击教练孔德艺深耕体育教学一线多年,见证了怀集体育教育的发展。他表示,近年来学校的训练条件持续改善,专业教练团队不断壮大,“我们建立了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,从全县中小学发掘有运动天赋的孩子,进行系统化训练,同时注重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平衡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” 近年来,怀集县始终把体育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,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目标,在体育设施建设、全民运动推广和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,取得显著成效。 在体育设施建设上,怀集县不断加大投入,构建起“城区场馆+乡镇健身中心+社区健身点”的三级体育设施网络。截至目前,全县累计建成各类体育场地1500余处,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,让群众“出门即健身”成为现实。 全民运动氛围日益浓厚,怀集县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日、社区运动会、职工运动会等各类体育活动,2021年至今,全县累计开展各类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及活动40场。全县每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超40万人次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.36%。 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,怀集县坚持“体教融合”发展路径,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按照“选好苗子、打好基础、系统训练、积极输送”的方针,扎实做好运动员的选拔与培训工作。2021年至今,县体校累计向市体校输送165名优秀体育苗子,怀集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累计获得世界冠军2个、国际冠军7个、亚洲冠军8个、全国冠军60个、全省冠军137个。 △梁小静。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蔡洁云 摄 △谭秋娇 △卢敏颖 从校园的青春跃动到社区的健身热潮,从完善的体育设施到不断涌现的体育人才,怀集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体育强国战略,让体育成为推动县域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。接下来,怀集县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,优化体育资源配置,丰富全民健身供给,让体育之花在怀岭大地绚烂绽放。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 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:李嘉琪 陈本康 编审:聂环贞 校对:李昊 审核:陈友△莫家蝶
△李志伟。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摄
没有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中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