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12 11:47:23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修建1公里慢行步道、打造“369”小集市、改善“三线”乱象……在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过程中,冷坑镇始终聚焦美丽圩镇“七个一”建设,通过步道贯通、集市升级、全域系统提升,推动乡镇实现“颜值”与“品质”的双重飞跃,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。 日前,记者驾车沿着冷坑镇六祖大道行驶,来到距离圩镇不远的河道边,看到沿岸种植着乔木、灌木与草本植物,对岸则是一条新修建的1公里慢行步道。据该镇工作人员介绍,当地通过修建挡土墙加固河岸以抵御水流冲击,并配套安装河道栅栏,实现了安全防护与景观通透的双重效果。 这条在河道旁的新步道,与木桥头公园相近,生态公园、美丽河道、人行步道等点位,串珠成链,形成一条距离总长达2公里的休闲空间。居民可漫步其间,晨间晨练闲谈、午后亲子嬉戏、傍晚慢跑放松,既拓展休闲空间,更激发社区活力。 每逢农历“三六九”赶集的日子,是深植于冷坑镇群众肌理的传统记忆。如今,这份记忆将在“百千万工程”打造的全新舞台上被激活。冷坑镇以美丽圩镇“七个一”建设为核心,推动了一批包括乡镇入口通道、美丽河道、休闲小公园、示范主街在内的提质项目。其中,“369”小集市已基本打造完毕,后续将由运营方展开招商工作。 记者了解到,工程建设内容聚焦功能完善与颜值提升,通过新建“369”主题牌坊及成品定制商铺,定制安装统一风格的广告牌与不锈钢防盗网,加装夜景灯饰以丰富夜间景观;同步实施基础设施升级,破除原破损人行道及旧地面砖,重新铺设人行道并铺装街道地面砖。 同时,在区域内划分32个定制商铺,100多个临时摊位供群众用于赶集,将进一步优化街道功能布局、提升空间品质,规范化管理商贩摆摊形式,既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生活消费环境,也为冷坑圩镇形象升级注入新活力。 自入选省“百千万工程”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对象以来,冷坑镇以“七个一”建设为抓手,对标对表推进全域系统提升,从基础设施到风貌形象,全方位缩小与县城的发展差距。 在基础设施补短板上,冷坑镇积极联动央企力量,精准破解民生痛点,不仅实施1公里美丽步道与防洪渠改造,同步新建沥青彩虹步道,并在六祖大道增设中央分隔护栏保障出行安全,在圩镇32米大街、教师街等核心区域新增约380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题;同时,完成冷坑中学篮球场升级,建成垃圾中转站并增设12个垃圾收集亭,让教育配套、环境治理等民生服务与打造县域副中心要求匹配,持续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。 在风貌颜值进阶方面,冷坑镇注重“面子”与“里子”兼顾。一方面完成六祖大道、木桥头周边35栋农房外立面改造,将教师街210栋房屋打造成全镇风貌提升标杆,让农房“颜值”更统一协调;另一方面对示范主街破损招牌开展“拆修改”专项行动,在修复破损设施、规范秩序的同时,保留商铺个性,实现实用与美观的平衡,让圩镇街道更具辨识度与烟火气。 在“三线”整治工作中,冷坑镇着力破解城镇“空中蜘蛛网”难题,将曾经交织缠绕的电力、通信、有线电视线路规整入地或贴墙捆扎,不仅彻底消除了线路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,更让街道视野变得明亮开阔。整治后的街道与改造后的示范主街、休闲公园相互映衬,圩镇形象显著提升。 接下来,冷坑镇将在产业协同发展、公共服务均等化、人居环境升级等关键领域,持续凝聚发展合力、激发内生动力,着力绘就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治理有效、民生幸福的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。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 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:李嘉琪 梁志恒 罗昭 编审:聂环贞 校对:李昊 审核:陈友
没有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中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