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
当前位置: 社会
“我们多一分坚持,他们就少一分危险”
2025-08-20 16:37:49 | 来源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图片


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在这个特殊日子里,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怀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、主任医师李宝嘉。二十八年来,他扎根基层医疗一线,在神经外科领域书写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,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。


DSC08445.JPG


“聊天式查房”与“显微镜下的专注”

他让医学有温度也有精度


晨曦微露,怀集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已响起李宝嘉医生温和的问候。“陈伯,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啊!”他轻拍患者肩膀,言语间透着家人般的关切。这样充满温情的查房,李宝嘉已坚持了二十八年。在与患者轻松的交流中,他既能细致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,也让原本严肃的病房多了几分暖意。

DSC08423.JPG

“李主任总是最早到院查房的,就算是节假日,只要不出差,他肯定会回来。他和患者就像朋友一样聊天,每个病人的家庭情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。”怀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覃华强向记者介绍,一旦走进手术室,李宝嘉便立刻切换到高度专注的状态,即便空腹连续手术数小时,依然沉稳专注,精准操作。


图片


正是这份专注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基层医疗的生命奇迹。2023年5月,一名脑干出血10ml的患者陷入深昏迷,脑干出血被医学界视为“生命禁区”,手术难度极大、风险极高。面对这样的危急情况,李宝嘉带领团队迎难而上,凭借精湛技艺与过人胆识,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,在基层医院书写了生命重燃的奇迹。

DSC08436.JPG



“黄金1小时”与“春节守夜人”

他在生死线上抢时间


山区医疗条件有限,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来说,时间就是生命。李宝嘉深知这一点,为了能在紧急时刻为患者争取生机,他创新开通了“先手术再签名”的绿色通道,打破常规流程的束缚,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至关重要的“黄金1小时”。

手术工作照.jpg

“山区百姓对神经外科医生的需求,就是我坚守的最直接理由。这里的患者转运难、病情急,我们多一分坚持,他们就少一分危险。”李宝嘉的话语朴实而坚定。

2025年大年初一,万家团圆之际,李宝嘉却在手术台前忙碌了一整夜,成功为一名患者完成了紧急开颅手术。在他心中,节日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团聚,能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,就是最好的过节方式。

谈及从医路上那些难忘的瞬间,李宝嘉感慨道:“要说有意义的瞬间,其实每天都在发生。曾经有一位81岁的病患,年纪大,还出现了小脑大量出血的情况,家属都打算放弃了。我们紧急为患者做了微创手术,硬是把人从‘鬼门关’拉了回来。现在她能自己生活、和家人团聚,那一刻就觉得,再累都值!”



从病房到乡镇

他把“守护网”织得更密


除了在本院的临床工作中兢兢业业,李宝嘉还心系基层医疗的发展。他深知乡镇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,许多脑卒中患者因为未能及时识别症状而延误治疗。

DSC08398.JPG

于是,在冷坑、诗洞等乡镇分院的培训课上,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他手把手地教基层医生识别脑卒中前兆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,只为将健康的“守护网”织得更密,让更多生命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生机。

下乡帮扶坐诊.jpg

“以前我总觉得‘技术过硬就行’,但看到李主任为普及脑卒中急救知识深入乡镇手把手指导,更在危急时刻敢于担当、勇开绿色通道,才真正明白,一名仁心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,更要将患者的生命置于一切考虑的首位。”覃华强深有感触地说。

二十八年如一日,李宝嘉用行动镌刻着“医者仁心”的注脚。在基层的方寸之地,他以精湛医术点燃生命之光,以创新担当打通生命通道,以无私授业织密健康之网。

他,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、默默奉献的医师缩影。

值此中国医师节之际,让我们向李宝嘉医生致以崇高的敬意,并向所有奋战在守护人民健康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道一声:节日快乐!你们辛苦了!











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
发布:怀集县融媒体中心

记者:杨雨晴、梁志恒

编审:聂环贞

校对:李昊

审核:陈友


点赞 已有0人点赞
0
评论(0)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平台立场
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

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,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

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58-5526833,投稿邮箱:hjxcbwxg@163.com

Copyright @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-1

顶部
x
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